清潔能源技術是指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的新技術。
這裏重點介紹在“煤的清潔高效利用領域”的新技術,“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超超臨(lin) 界燃煤發電技術。
超超臨(lin) 界燃煤發電是一種先進、高效的發電技術,是先進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主流。
1992年,我國第一台國外60萬(wan) 千瓦超臨(lin) 界燃煤機組在上海華能石洞口二廠投產(chan) ,我國電力行業(ye) 進入超臨(lin) 界時代;通過長期的消化吸收,2004年,我國首套國產(chan) 化60萬(wan) 千瓦超臨(lin) 界燃煤機組在華能沁北電廠建成投產(chan) ,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超臨(lin) 界技術的設計和生產(chan) 能力,為(wei) 超超臨(lin) 界機組的國產(chan) 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6年,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自主研發並在華能玉環電廠建成投產(chan) 了我國首套國產(chan) 超超臨(lin) 界燃煤發電機組,掌握了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超超臨(lin) 界發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設計製造技術、電站設計、機組運行技術等。截至2015年底,國內(nei) 已建成超過88套100萬(wan) 千瓦超超臨(lin) 界機組,更多的60萬(wan) 千瓦超超臨(lin) 界機組已作為(wei) 現役主流機組,並走出國門,占領國際市場,成為(wei) 我國極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能源重大裝備製造產(chan) 品。
我國供電煤耗從(cong) “十五”末(2005年)的370克/千瓦時下降到“十二五”末(2015年)的315克/千瓦時左右,按照2015年發電量,年節約標準煤2.31億(yi) 噸,減排CO2 6.25億(yi) 噸,其中,超超臨(lin) 界技術的推廣使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能源部門和電力行業(ye)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和實施更高參數更先進的超超臨(lin) 界技術,2015年底,由國家能源局組織建設的“700℃超超臨(lin) 界燃煤發電高溫材料驗證試驗平台”在華能南京電廠建成運行,這標誌著我國與(yu) 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參與(yu) 到超超臨(lin) 界最高技術水平的競爭(zheng) 行列。
中國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走在世界前列,“超低排放”使得燃煤電廠汙染物排放接近甚至優(you) 於(yu) 燃氣發電的汙染物排放,除塵效率達99.9%,脫硫效率達98.5%,脫硝效率達93%。運用“超低排放”技術即可以充分利用更為(wei) 安全、可靠和經濟的煤炭資源,又能更好地保護環境。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中國的火力發電企業(ye) 帶著“超低排放”技術和裝備,為(wei) 更多的國家帶來清潔的、經濟的能源供給。
煤炭已不再是人們(men) 印象中的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經過清潔生產(chan) 和利用後,煤炭變為(wei) 高科技含量的、清潔的能源。如果中國燃煤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五年內(nei) 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均減排放量分別為(wei) 27萬(wan) 噸、155萬(wan) 噸、154萬(wan) 噸,年均減排率分別為(wei) 19%、18.9%、18.5%。這對中國的環境保護是重大的貢獻,對世界更好地利用煤炭資源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範本。
作為(wei) 國內(nei) 第5大火力發電企業(ye) ,神華是國內(nei)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的領先企業(ye) ,誕生了國內(nei) 首台“超低排放”燃煤機組,神華的“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占全國超低排放改造機組容量的1/4左右。日前,神華在京津冀地區的所有燃煤機組已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到2020年,神華集團所有煤電機組將全部實現超低排放。中國火力發電企業(ye) ,正在用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打造著一張響當當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