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旋風除塵器由簡體(ti) 、錐體(ti) 和進、排氣管等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於(yu) 製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來從(cong) 氣流中分離固體(ti) 和液體(ti) 粒子,或從(cong) 液體(ti) 中分離固體(ti) 粒子。在普通操作條件下,作用於(yu) 粒子上的離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風除塵器的效率顯著高於(yu) 重力沉降室。大多用來去除0.3μm以上的粒子,並聯的多管旋風除塵器裝置對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塵效率。選用耐高溫、耐磨蝕和服飾的特種金屬或陶瓷材料構造的旋風除塵器,可在溫度高達1000℃,壓力達500×105Pa的條件下操作。從(cong) 技術、經濟諸方麵考慮旋風除塵器壓力損失控製範圍一般為(wei) 500~2000Pa。
旋風除塵器是除塵裝置的一類。除沉機理是使含塵氣流作旋轉運動,借助於(yu) 離心力降塵粒從(cong) 氣流中分離並捕集於(yu) 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塵粒落入灰鬥。旋風除塵器於(yu) 1885年開始使用,已發展成為(wei) 多種型式。按其流進入方式,可分為(wei) 切向進入式和軸向進入式兩(liang) 類。在相同壓力損失下,後者能處理的氣體(ti) 約為(wei) 前者的3倍,且氣流分布均勻。
與(yu) 常規旋風除塵器相比,安裝全長減阻杆1#和4#後使短路流量增加但安裝非全長減阻杆H1和H2後使短路流量減少。安裝1#和4#後下降流量沿流程的變化規律與(yu) 常規旋風除塵器基本相同,呈線性分布,三條線近科平行下降。但安裝H1和H2後,分布呈折線而不是直線,其拐點恰是減阻杆從(cong) 下向上插入所伸到的斷麵位置。由此還可以看到,非全長減阻杆使得其伸至斷麵以上各斷麵的下降流量增加,下降流量比常規除塵器還大,但接觸減阻杆後,下降流量減少很快,至錐體(ti) 底部達到或低於(yu) 常規除塵器的量值。
非全長減阻杆減阻效果雖然不如全長減阻杆好,但由於(yu) 其減小了常規旋風除塵器的短路流量及使斷麵下降流量增加、使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提高,將更具實際意義(yi) .按照前麵軸向速度對流通麵積積分的方法,一並計算常規旋風除塵器安裝了不同類型減阻杆後下降流量的變化,並將各種情況下不同斷麵處下降流量占除塵器總處理流量的百分比繪入,為(wei) 表明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平均值即下降流量與(yu) 實際上、下地流區過流量差別的大小。
可看出各模型的短路流量及下降流量沿除塵器高度的變化。短路流量的減少可提高除塵效率,增大斷麵的下降流量,又能使含塵空氣在除塵器內(nei) 的停留時間增長,為(wei) 粉塵創造了更多的分離機會(hui) 。因此,非全長減阻杆雖然減阻效果不如全長減阻杆,但更有利於(yu) 提高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常規旋風除塵器排氣芯管入口斷麵附近存在高達24%的短路流量,這將嚴(yan) 重影響整體(ti) 除塵效果。如何減少這部分短路流量,將是提高效率的一個(ge)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