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yu) 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必須是大功率、高性能的電池,因此往往需要上千個(ge) 電芯串聯成電池組以保證能量的供應。那麽(me) 每個(ge) 電芯標準就需要統一、其性能必須穩定,才能夠保證電池組的性能和質量。可見,鋰電生產(chan) 設備的技術提升和質量控製是鋰電池行業(ye)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
1.國產(chan) 化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雖然目前與(yu) 國外先進設備相比,我國鋰電設備在自動化水平、精度度、穩定性、一致性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國內(nei) 鋰電設備市場中,國產(chan) 化率整體(ti) 水平是比較高的,達到了72%。據中國產(chan) 業(ye) 信息數據,前端設備國產(chan) 化率約 65%,而後端設備國產(chan) 化率水平已經達到 90%。隨著國產(chan) 鋰電設備技術水平的提升,將進一步縮小與(yu) 進口設備在產(chan) 品質量上的差距,國產(chan) 設備的性價(jia) 比優(you) 勢和對進口設備的替代效應會(hui) 越來越明顯。預計到2020年,國產(chan) 化率將提高到80%左右。
2.行業(ye) 集中度較低,未來有望提升
國內(nei) 鋰電設備企業(ye) 的競爭(zheng) 格局非常分散,普遍市占率不高。其中排名前五名的國內(nei) 企業(ye) 僅(jin) 占有25%的市場份額,其他國內(nei) 企業(ye) 占據了47%的市場份額。由於(yu) 鋰電設備製造業(ye) 與(yu) 鋰電行業(ye) 所涉及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差異較大,行業(ye) 之間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導致鋰離子電池生產(chan) 商一般不會(hui) 往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發展。未來很有可能電池廠與(yu) 設備廠的合作將更加緊密,鋰電設備企業(ye) 將會(hui) 受益於(yu) 與(yu) 大電池廠戰略合作模式,形成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設備公司有望獲得大部分訂單。而目前國內(nei) 鋰電池企業(ye) 的市占率已經較為(wei) 集中了,前五家企業(ye) 的市占率高達63.58%,隨著後期劣質產(chan) 能逐步出局,鋰電池行業(ye) 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鋰電設備行業(ye) 集中度也會(hui) 隨之提高。
3.鋰電設備市場空間非常廣闊
2016年中國國內(nei) 鋰動力電池企業(ye) 出貨量合計達到30.5Gwh,同比2015年的17.0Gwh大幅度增長79.4%。預計到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約為(wei) 130.88GWh,年複合增速達到43.93%。2016年動力鋰電池行業(ye) 整體(ti) 產(chan) 能利用率約為(wei) 40%,大量產(chan) 能將閑置或放空。每生產(chan) 1GWh的電池大約需要投入3億(yi) 元的鋰電設備,由此預計到2020年國內(nei) 動力鋰電生產(chan) 設備市場規模約為(wei) 294.83億(yi) 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wei) 25.20%,鋰電設備市場空間非常廣闊。